如何选择创业方向(二)
2020-02-05
借鉴风险投资人、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思路,再结合我们对技术、行业经验的积累,对行业进行分析,其实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寻找创业方向的思路。
如何寻找创业方向
创业是一件门槛很低的事,辞职,拉几个兄弟搞个产品出来,没那么难。难的是这个产品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赚到钱,让公司持续存活下去。有相当一部分创业者,都过于关注产品创意,而忽略了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研究,导致产品开发出来后并没有获得预期中的市场效果。
如果赚不到钱,这就违背了创业的第一个核心原则,创业一定是创建一个可以产生利润的生意。产品和服务是达成这个目标的手段。不能本末倒置,做产品的过程再开心,产品再华丽,只要市场不买单,一切都是枉然。
所以,在开始之前,寻找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这个方向是需要经过比较靠谱的论证的。借鉴风险投资人、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思路,再结合我们对技术、行业经验的积累,对行业进行分析,其实就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寻找创业方向的思路。接下来,我们就把一些通用的创新理论和行业分析方法结合,提供一个比较粗的分析思路和框架。
新玩家进入市场的两种模式
作为一个新玩家,创业公司一般有两种方式进入一个新的市场。
一种是直接创造一个之前不存在的市场。比如谷歌,虽然在谷歌之前已经有互联网广告存在,但无论从规模还是模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谷歌之前的广告基本是雅虎这样的门户网站上的品牌展示广告。而谷歌通过搜索服务,改变了人们访问互联网信息的方式,把自己变成了互联网的入口,汇聚了极大的流量,然后通过点击付费、AdSence和AdWords直接创造了一个线上广告和流量的交易市场。截止2019年,谷歌季度广告收入已经有340亿美元,占谷歌总营收的83%。
另一种,是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市场。通过技术或商业创新等手段,提供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抢占既有玩家的市场份额。特斯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发达国家的汽车消费增长远远比不上中国,并且特斯拉瞄准的是跑车市场,这是一个典型的存量市场。特斯拉通过电动解决方案,为市场提供了非常有性价比的电动跑车,而且契合了消费者的环保政治诉求。
不管是以哪种方式进入市场,都要考虑市场的复杂性,这里主要是指产业链的问题。不管是创建新市场还是进入存量市场,都需要搞清楚该市场的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基本上我们进入的是一个更大链条的某个环节,而不是从零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比如谷歌的例子中,小网站、广告代理商、广告主就是谷歌需要考虑的产业链上下游。特斯拉的例子更明显,一辆汽车大概有三万个零部件,特斯拉需要整合全球的汽车零配件供应商。
市场机会是如何被发现的
不管是哪种进入市场的方式,这个进入的机会都是基于一个前提,就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且一定是通过创新的手段,满足了本来无法满足的需求,或者以更有竞争优势的方式优化了已有的解决方案。那么,寻找市场机会其实就变成了寻找那些创新的可能性,并且把这些创新的可能性转化为市场需求。
创新其实是没有教程的。创新的过程在人的大脑中发生,也无法通过电脑程序化的方法来提高效率。但是我们可以分析创新产生的条件,创造更利于创新产生的环境来提高创新的概率。
创新是不同的信息在人的大脑中碰撞的结果。
信息在人的大脑中碰撞其实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人的大脑中不停的在发生这样的神经元连接的活动。表现上,人与人的创新能力有差别,除了细微的生理差别之外,在创造性上的差别,其实更多和人收集信息、总结信息、分析信息的习惯有关。比如,对于那些重要的信息,如果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进行分类存储和整理,并定期回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很自然的会让信息在大脑中不断的组合碰撞,产生新的想法。
另一方面,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才是决定创新的最重要因素。数量,主要指认知的全面程度。要将认知范围推向边界,那些混沌的区域。不同事物的混沌区域相互交叉,往往是事物发生重新定义和扩展的地方。比如对欧洲文明进程产生极大影响的古腾堡印刷机,就是结合了螺旋压力机和金属活字排版的成果,古腾堡本人对两种事物的熟悉和他脑中将两者结合的灵光乍现才造就了这个伟大创意。而iPhone最开始是以能打电话的ipod的概念在乔布斯头脑中出现的。
新的市场机会,是通过对大量的行业、技术、人的深入理解,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再加上一点灵光乍现的好运气,最终被发现和抓住的。
从哪里获取信息
有效的信息有两类。一类是自己亲自获得的一手信息,比如个人的社交网络。如果社交网络中有某个领域的资深人士,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交谈来获得一手的该领域信息。有些信息是领域内的人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可能就是一句话,但是对于外行来说,却很难获得这样的认知。如果我们认识研究深度学习的科学家,那么我们就多少能够知道人工智能某些方面的发展趋势,可能落地的场景,目前面对的困难等等。也可以了解到,某些算法的效果其实更依赖数据这样的重要观点。
如果我们要了解一个行业,那么和这个行业内的人多聊聊自然会更容易获得直观的感知。产业链上不同的人会基于出不同的视角,给出不同的信息,甚至行业内幕,帮助我们拼出一个更完整的产业链关系。
多观察生活也是一个获取一手信息的手段,多留意身边的人和他们所处的行业。即使是楼下摊煎饼的、来家里修空调的其实背后都有大量市场的信息。
所以,做一个爱交朋友的人,多和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资深人士交换信息,多观察生活,用商业的思维去理解,就慢慢积累了很多高质量的信息。
通过社交圈子去积累信息虽然质量较高,但是效率不见得最快,多是需要日常积累的。如果是需要很快对某一个方向做个评估,不一定正好能找到那么多有关系的人可以咨询。
第二种获取信息的方法,是通过媒体、机构等获得一些二手信息。
比如,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对于做一些宏观判断就比较有帮助,可以了解到一些行业的开工情况、就业情况等。还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财报来对一些行业头部公司做一些分析,了解该公司的经营情况,这家公司的供应商都有哪些,梳理出产业链关系,还可以顺着这条链摸到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分析的多了,很多信息和结论会自然浮现。
还有其他一些二手信息,比如咨询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调查公司发布的商业调查、学术机构发布的一些社会性调研、科研机构发布的学术论文、投融资记录、专利交易记录等等。
收集、甄别、分析信息是个系统性的工程,但只要开始有意识的做这件事,就会慢慢产生效果。很多创新的想法,其实是在大脑中经过长时间的不知不觉的孵化产生的,灵光乍现只是集齐了那最后一条信息。
总结
通过给创业下定义,我们明确了目标和原则,创业就是要创建一个持续盈利的生意,并且有创新和高效的团队。通过分析为什么创业,我们明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和不想要什么,为自己的行动找到一个意义。通过分析创新的产生过程,有一个基本的思路和行为来提高创业机会被捕捉到的概率。
后记:写文章是个整理思路的过程,遣词造句,调整语气比较花费精力,写东西的能力还是需要锻炼和提高。整篇的内容其实不够丰满,也并没有把事情说透,后面再针对某些点专门做一些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