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科技、反垄断与人心思变

shellc 2021-05-31

tags: 互联网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种种弊病已经显现,一个人心思变的时代来了

2021年1月Twitter公司冻结了特朗普的账号,国会大厦被攻占,亚马逊停止了一个叫Parler的社交网站的托管服务,导致Parler服务下线。长期以来,右翼人士就对大型科技公司的政治中立性有所怀疑,这两个事件加强了他们对大型科技公司白莲花人设的认定,直接导致一类叫作另类科技的互联网应用的用户数激增。

另类科技是右翼团体对科技公司疑虑的产物。简单说,另类科技是一些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应用,定位为主流产品的替代品。一般声称没有审查、保护言论自由,技术上大多追求去中心化。

比如Twitter的替代品Parler、Mastodon;Youtube的替代品BitChute、DTube;Whatsapp的替代品Signal等等。如果把比特币当做主权货币的替代品,从拥趸的政治光谱和技术思路上也是高度一致的。

另类科技在技术上的特点一般是拥抱去中心化。比如Mastodon,是一个Twitter的替代品,但不是一个中心化部署的服务,Mastodon通过联邦的形式提供服务,任何人都可以部署运行一个Mastodon的后台服务,提供给其他人注册,所有服务通过开放协议形成一个服务的联邦,用户在不同服务器之间可以相互Follow和通信,服务端和客户端都可以由任意多的第三方开发者提供。DTube底层通过P2P的去中心化存储提供类似Youtube的视频服务。Signal是一个端到端加密的即时通信软件。

另类科技的出现是出于政治原因。即使从经济和技术角度,互联网一路走到现在,也到了需要反思的时候了,特别是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今天社会商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方面互联网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信息和资金流动速度大大加快。另一方面,马太效应明显,如果把信息流和资金流作为互联网原力的话,这种力量向一些头部公司的聚集效应越来越明显。聚集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当一定程度的垄断发生后,本来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可能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变成一些阻碍力量。

比如电商二选一,看上去是两家互联网公司的竞争,其实是破坏了商业环境。因为,自由市场经济的根本是自由竞争,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来自自由竞争带来的创新,不断淘汰掉竞争中的弱者,优胜劣汰,胜利者靠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电商二选一使竞争被两个商业团体的意志扼杀了,圈定在一个人为制定的小范围内。两强的竞争,导致了更大范围的竞争消失。最终结果必然是全局的进化速度变慢。如果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想,这些在国内垄断巨头羽翼下生存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竞争是全球化的竞争,反垄断是国内反垄断,可不会有哪个政府去做全球化反垄断。不能出海的互联网巨头都是渣渣,在国内搞垄断那点小心思一定要让位给面向全球竞争的制造业。

问题是互联网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个情况的,未来是否会出现什么变革呢?

可能得先从发生了什么事情说起。网龄长一些的人可能还记得2010年之前的互联网是什么样的。那之前是一个大部分人通过PC和Web页面访问互联网的时代。Web的开放性,使流量分散在数亿个站点上。虽然门户网站也拥有巨大的流量,但流量是分配给一张张页面的,不是分配给站点的,所有页面在互联网上是相对平等的。这和今天通过手机App访问互联网是非常大的区别。今天的流量被分配给了一个个App,每个App就像流量黑洞一样,流量的价值被层层转化为购买行为,最终榨干消失,不再是超链接这种以用户获取信息为目标的协作行为。

互联网被商业化的脉络其实就是每个阶段的代表公司的商业模式。最开始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所有人可以发布信息也可以获取信息。Yahoo做的事情是把信息进行人工的整理展示,方便大家浏览,给用户提供浏览信息的便利,获得流量,再把流量卖给品牌广告。Google进一步通过技术提高了信息整理和获取的效率,一度集中了大半个互联网流量,通过匹配流量和广告获得利润。Yahoo和Google赚到了钱,用户的利益其实并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直到Facebook的出现,通过注册登录才能使用的方式,通过提供对用户有吸引力的功能,把用户和用户创造的内容锁在了自己的网站上。乍看之下,Facebook并没有阻止外链出去,只是不能外链进来。但是用户被吸引到了Facebook,创造流量的源头被封闭在一个网站上,内部循环的效率显然高于和互联网进行外部循环。这才是第一个真正有平台意义的互联网公司。

起到最坏作用的,其实是苹果公司。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是销售消费类电子产品,看上去和互联网不沾边,其实它完全改变了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也就是手机App的应用形态,试想,今天有什么应用是Web不可以实现的呢?和Web的开放性比起来,App带来的那一点体验优化根本不值得,是一个巨大的全局性退步。

苹果的基因在乔布斯早期就已经奠定了。今天改变世界的很多计算机技术都出自施乐帕克研究中心,比如PC、以太网、鼠标、图形界面、面向对象编程、所见即所得编辑器、早期页面描述语言。乔布斯去施乐参观,完全被图形界面和面向对象编程给迷住了,所以才有了Macintosh和Objective-C。乔布斯的过人之处是对于人心性中那些及时行乐倾向的洞察和利用。作为一个嬉皮士文化中成长的人,他本身可能也是如此,同时又有商业化的头脑。所以,施乐帕克研究中心里那些胸怀天下的思想家们的想法,乔布斯大部分没有理会。比如恩格尔巴特的超文本和计算机网络。乔布斯接受了关于个人电脑那一部分的理想。这可能也没什么稀奇的,毕竟个人电脑是那个时代的极客共识,包括比尔盖茨。

苹果的破坏性来自于商业上太成功了。导致某一些技术被过于放大,而破坏了更有社会价值的技术。这其实就是手机应用和Web的现状。从隐喻的角度看,这颗苹果其实就是引诱亚当和夏娃的那颗苹果。

iPhone出现以后的世界,互联网就被快速移动应用化了。2010年以后趋势加速,2015年左右,互联网的竞争格局基本确定了。一切都被移动应用的形态给改变了。互联网变得越来越大,商业形态却更简单。通过手机应用把用户时间控制住,再转化为成交。

开放、协同都让位给互联网巨头制造的一个个关注力黑洞。竞争公平性、创新、数据安全和隐私等问题都出现了,互联网巨头必然要面对一个强监管的过程。

变革的动力不会来自用户,用户是一定程度上被欺骗和保护的。右翼政治团体那种有切肤之痛的场景毕竟是少数。大部分用户还是和商业团体产生联系。如果把模型简化一下,互联网的一端是消费者,另一端是商品供给侧,为什么要让互联网平台在中间曲折得折腾流量来做转化呢?供给侧完全有动力来完成他到用户的直接触达。而这,可能才是数字化转型的本质问题——去平台化。

靠平台公司主动去平台化是不现实的,这需要很强的改变自己的能力。如果去平台化的趋势成立,今天的平台化公司一定会有相当一部分在这个趋势下消失,而适应了的会生存得更好,同时也会有新的顺应了这个趋势的新形态的公司出现。

这个过程是很难想象的,可以大概认为,是一个重构现有互联网应用架构的过程。Solid(https://solidproject.org)提供了一个设想。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Solid目前还很弱小,而且技术上有些迂腐。但我认为,这至少说明,一个人心思变的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