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和为什么要上学
2021-05-26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史记货殖列传》
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因为他们还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还没来得及被似是而非的观点塞满大脑,所以,总会提出一些更本质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要上学?
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学?是为了长大后和同类争夺生存资源,这么残酷的答案一定会吓坏小孩吧?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这个答案一点也不酷!
要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人类社会的运行方式有一个更宏观的理解。
这个任务应该交给经济学,因为经济活动影响人类社会最深,与个人最密切相关,又往往被我们忽视。绝大多数人一生的时间可能都在赚取生活费,喜怒哀乐与收入密切相关;政府工作的大部分职责都在跟踪国民经济运行并作出计划安排;国际冲突大部分都和争夺生产资料或贸易权有关。
经济本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最初,人类的祖先靠打猎采集为生,这时的经济基本就是自给自足。如果有部分剩余,又想改善口味,那么可以相互交换。冶金和农业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产出有了更多的剩余,交换需要更高的效率,人类靠聪明才智创造了一般等价物——货币。这时的货币,大多是一些总量较少又恒定的东西,比如稀有的贝壳,天然金属。以货币为媒介的物品交换活动越来越活跃,市场便产生了。市场不仅是个实体的存在,也是指所有的交易行为的集合。
交易的前提是大家对规则的遵守,不能付了钱不给东西,也不能拿了东西不给钱。拿了东西不给钱,那是抢,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抢也可以换一个说法:战争。战争,实际上就是靠武力来获取牲畜、粮食等生活资料,或者大家都认可的财富——货币。人类的聪明才智又发挥了作用,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部落越来越大,原意遵守相同规则的人,聚集到一起,对内通过交易和谐相处,对外采取故落战争你死我活。部落越来越大,国家便产生了。国家内部规则的遵守需要更复杂的机制保障,比如法律。国家对外的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发动对外战争或抵御外敌入侵都需要专职的人来负责,这就是政府。政府的运作靠全体国民上缴一部分自己的财富,也就是税收。
人类社会按照这种方式生活了几千年。直到十四世纪左右,人类的聪明才智又发挥了作用,人类不仅蓄养牲畜、种植粮食,也生产各种工具、艺术品,技艺越来越复杂,品类越来越多。以前一个人就可以从事的生产活动,被拆分成几个部分或流程,由多人协作完成。出现了专门组织生产的人,这种人叫资本家,他所创造的专门用于生产的组织叫工厂或企业。
工业革命是人类技术大发展的阶段,加速了生产活动的专业化和集中化。人类个体从此变成了工厂的一部分,只从事生产的一个环节,用自己的时间换取生活所需。
到此为止,小朋友的问题,或许他自己已经有一个模糊的答案了。虽然不知内卷为何物,仅凭情感,也应该选择去做资本家而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工人呀。
目前的经济系统中,有从事规模化生产的工厂、提供劳动力的个人、收税维持系统运转的政府。系统还在继续演化,依然是人类的聪明才智起了作用。人们发现生产过程需要投入资本,把资本变成生产必须的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如果把个人财富投入到生产中,便能获得增值,人类发现了复利。也由此产生了银行、股票交易所等匹配资本和生产的机构,钱除了能买东西,还可以用于投资,钱本身也有了价格,也产生了市场,这便是资本市场。
经济规模越来越大,1921年美国大萧条前夕,人类一年的产出已经是1492年哥伦布出海时的10倍,同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资本的流通。问题是,虽然有了纸币,但货币的底层资产依然是贵金属。当经济的发展远大于贵金属的开采速度时,货币便不够用了。以今天的认识来说,那是一个通货紧缩的年代。
20世纪初的美国是一个农业国家,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农民就被通货紧缩折磨的死去活来。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的很好,农作物年年丰收,但是越是如此,物价就越低,因为货币不够用。美国农民的生产规模较大,所以特别依赖银行贷款,他们在播种季从银行贷款用于生产,在收获季却因为通货紧缩经常还不起贷款。连带导致大量的银行破产,导致美国金融系统定期奔溃。
既然货币有价格,有供需关系,为什么不能有一个人从中平衡这种需求呢?当然可以,这就是中央银行的作用。中国的中央银行叫作中国人民银行,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系统,也就是常说的美联储。美联储是20世纪至今,影响人类最大的机构之一。1971年美联储彻底脱离金本位,货币终于自由了。我们可以控制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也能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当然,也产生了目前还不知是福是祸的天量流动性。
个人、企业、政府、中央银行是经济的主要参与者,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是经济参与者进行交易的机制。这便构成了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循环。还记得国家诞生之初的作用吗?是对外战争。当然,今天的世界主要是和平的,所以今天的国际关系也变成了贸易。国家与国家之间通过进出口贸易形成了外部的经济循环。两者一起便是我们政府所说的”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至此,我们便有了宏观经济的全貌。这对回答“我为什么要上学?”有帮助吗?未必,但至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从分工的角度,做一个资本家可能比出卖个人时间更有吸引力,能够在资本市场博弈,可能好过在商品市场激烈厮杀还要处理劳资关系。这些分工除了是个人的选择外,也需要各自领域的知识,这便是学习的用处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你思考经济发展的过程,就会发现,人类的创新带来的制度和科技发展才是根本动力。那不如建议小朋友立志做个科学家或者发明家吧。
对于成年人来说,上图展示的经济循环也是惊人的,因为你会发现,你几乎可以把所有的社会活动囊括其中。比如直播带货,直播带货其实是在商品供给侧和商品需求侧搭建了一条链路,优化了商品流通的效率。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很多现实世界中并不那么有效率的事情,这可能就是从0到1的来源了,下次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