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的逻辑内核与可操作性
2020-03-28
一切方法都是为了达到目的,做一个好人、内心安宁、行为理性。不需要执着圆满,一百分觉悟的是佛,五十分觉悟的是五十分的佛,也是佛。
“佛”这个字在中文里有点独特,因为发音为“fó”时,没有其它相同发音的字,似乎有些孤单。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提到这个字,情况就不同了,可能会产生关于佛学、佛教、佛陀、和尚、尼姑、寺庙等等一系列联想。到底什么是“佛”呢?如果考察“佛”字和印度某种宗教的关系,会发现其最初是用来表示梵文Buddha的汉译,意指“觉悟者”。所以,佛就是觉悟了的人,佛学就是关于如何觉悟的学问。而佛陀一般特指古代印度的一位叫做乔达摩·悉达多的释迦族觉悟者,号释迦摩尼佛。
多年来,我关于佛的了解,仅限于某个寺庙里关于释迦摩尼生平的几百字的描述,以及《心经》和《金刚经》的汉译文。我读过无数次《心经》和《金刚经》的文本,曾被华丽的文字吸引,也折服于其中宏大的世界观和深刻的道理。里面阐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真理,描绘了“心无罣碍,无有恐怖,远离顚倒梦想”的觉悟状态,一度让我深以为然。直到我发现一个问题: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我认可那些道理,也向往那个觉悟的状态,却不知道怎么达成觉悟。就像大部分的心灵鸡汤,道理讲了一大堆,成功的美好情景也描述的无比诱人,但从现状到成功的路径不是靠道理达成的,是靠我们的行为达成的,这些行为涉及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达、每一个情绪的处理。认可道理和让道理变成决定我们行为的意识甚至潜意识之间似乎有个真空层。
直到我开始怀疑我的怀疑,佛学是一种心灵鸡汤这听起来太草率了,两千多年来,那么多人为之付出,难道就为了一大海碗鸡汤?我开始翻阅各种佛陀的传记,试图感受这个人的心路历程,也尝试多读一些其他佛经,试图找到新的解释。让人沮丧的是,佛陀传记的描述都太正统、太规范了,没有让我产生和他心灵上的共鸣。佛经的问题一方面是太多了,搞清楚佛经的分类和主要内容都很难。二是时代的原因,其中的很多神话、夸张描写、婆罗门教世界观的残留都无法让现代人信服。最重要的一点,佛经是在释迦摩尼佛涅槃后的四百年里逐渐由信众口口相传完成的。虽然,佛经中的奥义很深,绝大部分完全符合三法印的标准,但其中有多少是释迦摩尼本人的原始思想,这是我感兴趣的。
随着我对大量概念表层的慢慢了解,我发现佛经的核心和佛教各部派的共识其实是比较清楚的,就是“四圣谛”,即四种真理。乔达摩·悉达多觉悟成佛后,第一次给别人讲他的觉悟,其内容便是四圣谛。四圣谛既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也是佛学的逻辑内核。
在详细介绍四圣谛前,还是应该大概梳理佛陀的经历。我们不严格参考正统的论述,而是结合他的教义来猜测他的状态和心路历程。佛陀在觉悟成佛前,是印度一个王国的王子,生活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和老子、孔子大概是同时代的人。他的王国信奉婆罗门教,严格遵守基于种姓制度的不平等。按常理说,他应该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贵族。但是从他觉悟到的内容来看,这个王子一定生活在巨大的痛苦之中,这种痛苦不仅深刻,而且涵盖了人类的绝大部分痛苦来源,比如贪心、嗔恨、嫉妒。他为什么如此痛苦,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佛经里轻描淡写的他看到了人间的生老病死。很可能是他所处的现实环境极其恶劣导致的,也可能因为他是一个内心非常敏感的人,能够感受别人的痛苦,形成自己的体验。无论如何,他感受到了全人类的痛苦,痛苦到受不了。
他的时代有一些修行的人,他听说通过修行有可能使痛苦得到解脱。所以,他放弃了王子的身份,开始修行,试图解脱痛苦。他曾经和其他人一起修行,后来发现这帮人不靠谱,便开始独自修行。但是也没什么好的方法和思路,就一直在一棵树下打坐。直到有一天,突然觉悟。然后他就开始传播自己觉悟到的内容,慢慢产生了一帮粉丝长期跟着他,他给这些人制定了衣食住行的标准和日常行为规范。因为他是释迦族的王子,所以大家尊他为释迦摩尼佛。
由此可见,佛陀觉悟的过程就是从痛苦到解脱痛苦的过程。他把自己的实践总结成了四圣谛,告诉大家如此觉悟解脱痛苦。他其实是一个自己医治了自己的医生,而佛学就是这个治疗方案。他也一直告诫信众:我们的目标是治愈,而不是方案本身,一旦治愈了自己,医疗方案就可以扔掉了,而且他的方案只是有效方案的一种,不要过分教条。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非法、非非法。
四圣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分别对应着痛苦的普遍存在、产生痛苦的原因、消灭痛苦的条件与满足消灭痛苦条件的方法四个方面的论述。
苦谛:经验向佛陀证明,一切生存是苦。生活中当然有苦有乐,但使人难以忍受的是诸行无常。生、老、病是众生所必经的,“我”由物质与精神合组而成,只是短暂而偶然的产物,没有持久、常住、永恒的东西。佛陀总结出人生的八大痛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
集谛:集是有关苦的原因。人的苦难来自永恒的生存欲,因为生死流转永无宁日,终日担忧。之所以有这种种痛苦,是因为有产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贪、嗔、痴三毒。
灭谛: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灭产生痛苦的原因“贪、嗔、痴”。
道谛:是说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积聚,乃至于灭坏的修行方法。必须要去修八正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道谛”。
总结一下佛陀想表达的:我们总是执着于追求感官快乐,而这些快乐存在的基础和我们自己本身都存在于一个充满随机性的世界里,所以这些快乐终会失去,我们终将处于失去快乐的痛苦中。而让我们产生痛苦的根源,是贪嗔痴,也就是我们追求快乐的欲望、欲望不满足时的情绪和无法看清痛苦本质的愚蠢。而消灭痛苦的前提条件,就是消灭贪嗔痴。如何才能消灭贪嗔痴呢?我总结了八个途径——八正道。
是否觉得佛陀的论述前提合理,逻辑严谨?这就是佛学的核心了,汗牛充栋的佛经其实只是在对其中的概念和观点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论证。
目前为止,佛学依然没有可操作性。道理都懂,可是臣妾做不到啊。可操作性的关键在于道谛的八条道路。
八正道,是指佛教徒修行达到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故又称八船、八筏。包括: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正思惟、正精进。一般将八正道作为戒、定、慧三学的展开。
八正道其实也没有可操作性,只是定义了一些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而戒定慧是八正道的总结,那只要做到戒定慧就好了。
戒、定、慧的佛教术语叫做三无漏学,包括了“持戒、禅定、智慧”三者,亦即“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慧起修”,分别对治人的“贪、瞋、痴”三毒。防非止恶即为戒,戒能伏贪爱心;息虑静缘即为定,定能伏嗔恚心;破恶证真叫做慧,慧能伏愚痴。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最终可以令学人证得智慧解脱烦恼、究竟涅槃。三者彼此加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精进修行正确的三无漏学,才可以达到最终的解脱之道。
好像更清楚了一些。如果用更世俗、更符合现代人经验的说法,戒定慧可以解释成:遵守较高的道德原则、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多动脑子,用理性指导生活实践。逻辑还是相同的,坚持不做坏事,就少了一些非分之想,非分之想少了,就少了大喜大悲,情绪就容易稳定,内心就能安宁,情绪稳定、内心安宁就可以用理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一个方面做到极致,就觉悟成佛了。
可操作性有必要继续探讨。如何遵守较高的道德原则呢?其实,关于一个好人的标准,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而且和社会标准相去不远。如果想做到极致,可以选择某种宗教中道德规范的部分,或者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总结自己的道德原则。重要的是,不反社会、明确、坚守。
关于管理情绪使内心安宁并且发展理性,是最困难的部分。佛陀其实给出了切实可操作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他长时间在那棵大树下做的事情,叫做内观,或者冥想,或者参禅。乔布斯、比尔盖茨、瑞·达利欧都实践并极度推崇冥想,并强调冥想对于他们的生命意义非凡。
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内观的原理也容易理解。我们的行为受情绪和理性的控制,情绪和理性是意识、潜意识和认知的结果,意识、潜意识和认知是我们经验的产物。哪里有那么多状况可以让我们体验世界的无常呢?通过观察我们自己的身体和思绪就可以,生命在一呼一吸间,思绪在缘起缘灭时。而中国禅,其实发展了内观的理论,生活中处处是禅,所有经验都可以用来训练我们的意识、潜意识和认知。这就像用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生活中我们遇到的让我们起贪嗔痴心,泛起各种痛苦情绪的经验就是训练我们大脑的数据。大量深刻的文学作品其实也能很好的丰富有限生命的内心体验。
最后,分享《金刚经》中的偈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方法都是为了达到目的,做一个好人、内心安宁、行为理性。不需要执着圆满,一百分觉悟的是佛,五十分觉悟的是五十分的佛,也是佛。
Editor: Rain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下方微信公号。